> 文章列表 > “一夜憔悴成秃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一夜憔悴成秃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一夜憔悴成秃翁”的出处是哪里

一夜憔悴成秃翁”出自宋代朱复之的《枫》。

“一夜憔悴成秃翁”全诗

《枫》

宋代 朱复之

凤山高兮上有枫,青女染叶猩血红。

莫辞老红嫁西风,一夜憔悴成秃翁。

《枫》朱复之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枫》是一首宋代朱复之创作的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凤山高兮上有枫,

青女染叶猩血红。

莫辞老红嫁西风,

一夜憔悴成秃翁。

诗意:

这首诗以枫树为主题,描绘了它在秋天的美丽景色。诗人以凤山高地为背景,描述了枫树叶子的颜色和形态,将它们比作被青年女子染成猩血般鲜红的。诗人提醒人们不要拒绝老去和衰老,就像枫叶不应该拒绝嫁给西风一样。最后两句表达了一夜之间的变化,将枫树比作憔悴的秃翁,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岁月流转的无情和人事易逝的主题。

赏析:

这首诗通过描绘枫树的美丽景色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。诗人巧妙地使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,用鲜红的枫叶暗示了青春和生命的短暂,以及人们不应该拒绝变老的观点。枫树是秋天的象征,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吉祥、坚韧和变化的寓意。诗人通过枫树的形象,唤起人们对于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思考,呈现了一种深沉的哲理意味。

诗中的凤山高兮和枫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凤山高兮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,与枫树的婀娜多姿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。枫叶由青变红,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流转。用\"青女染叶猩血红\"这样形象的描写,使得枫叶的红色更加鲜艳夺目。

诗的后两句\"莫辞老红嫁西风,一夜憔悴成秃翁\",表达了对于衰老和时光流逝的接受和理解。\"莫辞老红\"意味着不要抗拒变老,而是应该像枫叶一样,勇敢地面对岁月的流转。\"嫁西风\"则是暗喻生命的短暂和无法抗拒的命运。最后一句\"一夜憔悴成秃翁\"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的迅速和无情,将枫树比作憔悴的秃翁,强调了人事易逝和岁月不饶人的主题。

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通过对枫树的描绘,表达了对于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。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,寄托了人们对于生命、变化和时光不可逆转的感慨,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于无常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