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孝经全文及译文

孝经全文及译文

孝经全文及译文

孝经》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,主要阐述了孝道的重要性及其在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实践方式。以下是《孝经》的部分原文及其译文

开宗明义章第一

```仲尼居,曾子持。子曰:“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顺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无怨。汝知之乎?”曾子避席曰:“参不敏,何足以知之?”子曰: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复坐,吾语汝。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夫孝,始于事亲,忠于事君,终于立身。《大雅》云:‘无念尔祖,聿修厥德。’”```

译文:

孔子在家中闲坐,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。孔子说:“先代的帝王有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,用它来使天下人心归顺,人民和睦相处,从上到下都没有怨恨。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”曾子站起身来说:“学生我不够聪明,哪里会知道呢?”孔子说:“这就是孝。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,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。你坐回原位,我告诉你。人的身体、四肢、毛发、皮肤,都是父母所赐,应当小心爱护,不敢有丝毫的毁损,这是孝的开始。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,有所建树,使美好的名声传扬于后世,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,这是孝的最终目标。所谓孝,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,然后效力于国君,最终建功立业,功成名就。《诗经·大雅》中说:‘怎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?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!’”

天子章第二

```子曰:“爱亲者,不敢恶于人;敬亲者,不敢慢于人。爱敬尽于事亲,而德教加于百姓,刑于四海,盖天子之孝也。《甫刑》云:‘一人有庆,兆民赖之。’”```

译文:

孔子说:“天子真正爱护自己的父母,也就不敢厌恶任何人;真正尊敬自己的父母,也就不敢轻慢任何人。天子用尽爱护和尊敬来侍奉双亲,并将这种道德教育推广到天下百姓,使四海之内的人民都能效仿,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啊!”

诸侯章第三

```在上不骄,高而不危;制节谨度,满而不溢。高而不危,所以长守贵也。满而不溢,所以长守富也。富贵不离其身,然后能保其社稷,而和其民人。盖诸侯之孝也。《诗》云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```

译文:

处于高位的诸侯不应骄傲,即使地位崇高也不应有过失;应当节约用度,遵循法度,即使财富充裕也不应奢侈浪费。保持尊贵而不有过失,可以长久保持其地位;保持富裕而不奢侈,可以长久保持其财富。富贵不离自身,然后能保护社稷,使人民和睦,这是诸侯的孝道。《诗经》中说:‘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’

以上是《孝经》开头的几章原文及其译文,它详细阐述了孝道在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实践,强调了孝作为个人品德修养和国家治理的根基。

如果您需要《孝经》的全文及更详细的译文,请告知,我将提供更多信息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《孝经》中关于家庭伦理的章节有哪些?

《孝经》如何解释孝道与社会责任的关系?

《孝经》中关于国家治理的要点是什么?